Bilingualism II

我本來還想把這一篇用英文跟中文各打一次來實際比較看看,但這已經被困在草稿匣夠久了。一直做重複、吹毛求疵、沒有效率的修改本來就是我寫心情文時的弊病,如果再要求修改時要保持兩種語言版本的同步的話,大概寫到天荒地老都寫不完。(如果讀者沒有讀過我最近亂發的文章,故事都是這樣的:我覺得我在草稿匣累積了太多寫一半的文章,所以在畢業後,我在六月十一號決定從那天開始每天發文,直到我出國,目的是強迫自己把那些草稿寫完,中間還亂發很多其他我本來大概不會寫下來的東西。其實還滿有成就感的。另外,如果你的中文沒有很爛的話,如果你在任何地方認為我寫的中文不流暢或是可以寫得更好,請毫不留情的留言批評。這也是一件我發現我在寫中文方面很缺乏的經驗,我會很感謝。當然,根據以往經驗,懇求讀者留言沒什麼機會成功。)

If you came to this blog or this post hoping to read English, sorry not sorry. It’s only fair, really, given how many people on Facebook can’t read the massive English textwall posts I’ve spammed them with for so long.

常常有人訝異我的英文這麼好。有時候這些人還會問我怎麼學的--碰到這種問題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喔,很簡單啊,只要選擇在一個主要說英文的國家出生,然後跟一群從國外回來的同學一起讀有80%的課是用英文上的學校連續讀十二年就好了。

偶爾也有人知道我是雙語部的或在不同的情況下認識我,反而會覺得我的中文比他們預期的好,例如我的駕訓班教練。其實我在雙語部還是上了十二年的國文課,進度理論上跟其他學校一樣(「理論上」三個字要強調),我也跟身旁很多親戚朋友用中文溝通了更久。比奧林匹亞競賽的經驗應該也讓我認識的上普通國語教學學校的學生,比其他雙語部同學認識的多。所以這應該也不奇怪吧。

但是。其實我對這兩個語言的精熟度其實還是差很多。日常對話沒問題,不過我對英文細枝末節的部分瞭解的比中文多太多太多了。家裡有不止一本「常見英語錯誤」類的書,我小時候會當小說讀--我是一個很奇怪的人。在學校課程中,我編輯自己或他人的英文文章是一天到晚的事情,什麼奇怪的句子跟構造都碰過、想過、修理過。還有些時候,我會很自然的寫出一個英文單字,然後發現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知道這個單字的意思,但就是有一種感覺告訴我,對,subsist的意思就是「存活於只有最基本的需求被滿足的情況」。跟中文比較:有時候,直覺也會告訴我有某一個成語是可以用的,但我只能清楚想到這個成語的兩、三個字。聽起來很「對」,不過我就是想不到第四個字是什麼,或是怕前三個字換成錯別字,再加上懷疑整個成語意思根本不是我模糊腦袋裡現在浮現的,因為我認得這些字字面上的意思,但無法說服自己為什麼它們合在一起可以解釋成這種意思,最後只好放棄,用國小白話文的措詞就好了。

「總覺得,我在用任何偏離國小程度的白話文的詞彙的時候都是假裝的。」

我在舊一點的草稿寫出了這個句子,不過那一串「的」字讓我覺得怪怪的,現在想想,沒有人跟我討論過寫出這種或其他奇怪的句子時應該怎麼辦。哪一些「的」可以省略?有辦法把句子重寫(recast)避開嗎?還是不管它,我覺得它聽起來很奇怪純粹是錯覺,多讀一點中文就會發現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

使用兩種語言的方法也差很多。看看這個部落格就知道了。我相信我在學校雙語部外的大部分台灣朋友不會試著去理解我關於自己長篇大論的英文作文,但長篇大論的文章還是我最認真表達自己的地方。反觀我的中文短文,都通常是那種搞笑、釣讚、裝弱的文。(不,我真的很弱。)我不時會發現自己在網上逛到一個陌生人的心情文,看得津津有味。我們之間的關係頂多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只知道我跟他應該都喜歡數學這個共同點罷了,但因為語言,我在那些瞬間覺得自己瞭解他勝於瞭解幾乎所有在我身邊講中文的朋友。我自己怎麼看這件事都覺得不合理,有點慚愧。

我回去讀了我第一次寫的關於雙語的文章,可能有一點過火:後來證實,在我的朋友中似乎真的有會純粹為了抒發感情而寫七言律詩的人。而且,我講中文的朋友圈裡,文學類佔的比例本來就應該比他們在整個社會裡佔的比例少很多。在學校跟在生活裡,吸收英文多於中文(而且數學多於英文)是我做的選擇,只是我自己不知道選擇的中介點好不好罷了。是否,我花在跟講中文的親戚朋友互動的力氣不夠?


想寫這一堆字的靈感有一部分來自一次返校活動(九月,可以算出這篇文章停滯在草稿期的時間的下界)。我跟同學在玩一些返校活動的遊戲,我在同學之間嘴裡不停的蹦出笑話,開玩笑的挑逗人。有可能有一點過火,沒有很嚴重不過我的確覺得說了一些我希望我沒說的話。之後,我又跟同學坐在教室暢談了一段時間,聊各種高三、準畢業生的事情。可能有一個小時吧,細節不重要,重點是這引發我想到我說中文的時候好像只會有想說的話沒有說,而好像幾乎沒有過類似的交談。我跟家人、親戚、其他學校的同學沒有辦法以同樣自然的方式交談。

我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寫一寫,我列出了好幾個原因,又刪掉了好幾個原因⋯⋯

  • 或許是因為我身邊跟我有最多共同點、共同話題的朋友,剛好都說英文罷了。畢竟我們有一樣的同學、老師、課程、測驗、還有佔據我們心思將近一年的大學升學這整件事。 我比較常說中文的對象是長輩,用的方法不一樣。另外最大群用中文的同儕組就是數奧那一群,而在那一群裡我一直角色設定成國二考上國手的怪胎(但我離開之後,在國二考上國手好像已經沒什麼了⋯⋯?)。別人都還互相叮嚀不要不小心帶壞我,「有國中生在耶!」雖然我覺得都是半開玩笑的,不過角色還是設定了,甚至搞得我比資訊的時候還有時有自己比其他人低好幾年級的錯覺。
  • 或許是教中文跟教英文的老師上課方式或態度的差異。英文老師的確比較常說笑,願意自由的開學生的玩笑,自嘲。我近幾年接觸的中文老師則比較莊嚴。跟學生保持較規矩的關係。這可能影響到用這些語言的習慣吧。
  • 或許原因真的只是我中文太爛了。我的字彙可能夠,但是需要花多一點點時間才能想到,而在很多交談的場合,那一點點時間就是天壤之別,足以讓我反悔不把那一句話說出口,因為我同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即將說出一句不該說或是會得罪人的話。等到我再仔細想過後,就算我決定沒有關係,交談中可能已經出現無可挽救的尷尬停頓,甚至別人已經講到下一個話題了。於是,我閉上嘴。
  • 可能也有一點單純的文化隔絕。例如,我跟同學聊天都很自然的用Gmail旁邊的聊天功能,現在也有一些全球各地的朋友也在這裡聊天。但學校外台灣的朋友似乎都是以臉書為主要的通訊管道,而我臉書標籤頁開的時間比Gmail少。沒辦法,我嚴格控制自己上臉書的時間跟頻率,是為了保持工作效率做的取捨,我覺得效果值得。

    另外,閱讀一種語言或文化的文章好像會形成良性循環,例如我看網路上的英文文章偶爾會看到一些哏,看過一兩次之後,在別的地方再看到就會覺得很好笑或是很爽這樣。看,我懂你們的秘密語言!結果就會更想看其他英文文章,又會看到其他哏⋯⋯。至於中文的哏我就比較不熟了;有人可能記得我貼文表示我有很久很久都不了解「祭止兀」的由來,另外什麼「銅鋰鋅」的哏我最近第一次在留言串上看到,好像很酷但是有人留言說已經是其他地方來的老哏了,所以讀起來就沒那麼爽。

    另外一個哏的小故事:有一次在某個比賽或培訓場合有一堆人在討論「撿肥皂」這個哏,我在旁邊看到地上真的有一塊肥皂,是那種飯店一小包包起來的,所以我問大家要不要撿之類的。大家覺得很好笑,我倒是完全沒有頭緒,也沒有人肯解釋給我聽(我也沒有怎麼強求就是了)。我是很久之後才想到然後實際去查這個哏的,好吧,不能說出乎意料。

雖然列了這麼多東西,不過跟我部落格的其他胡思亂寫一樣,我沒有什麼結論,大概只是想說,自己應該不能放掉中文表達能力。第一步就是不管自己身在何處,還是要偶爾用中文思考跟寫作。第一步的第一步就是寫這篇文章。

(是的,我部落格上很多文章都是像這樣懶散的分析自己。不想讀英文的朋友放心,你沒有錯過什麼精彩的東西。)

明天見。

if you liked this post, click to make an invisible number go up: